行业新闻
  • 中秋月饼:老传统新变化

    又是一年中秋节,阖家团圆吃月饼是这个节日的“常规操作”。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这个“常规”的老传统,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。

   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蛋黄、莲蓉、五仁、豆沙、火腿等传统口味的月饼,选购月饼时更倾向于“尝新”“求异”。

  • 月饼的误区

    中秋吃月饼的误区有哪些,中秋如何养生保健应该怎么做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传统的中秋佳节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被称为中秋。在中国的农历里,一年分为四季,每季又分为孟、仲、季三个部分,因而中秋也称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,更明亮,所以又叫做“月夕”,“八月节”。此夜,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,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。远在他乡的游子,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所以,中秋又称“团圆节”。

  • 流动馅心VS传统低糖无糖 洋品牌与传统月饼提前抢滩市场

    虽然距离中秋还有近两个月,但是记者日前走访市场发现,扬城不少超市、糕点店都出现了月饼的身影,就连一些洋品牌也加入了市场争夺战,与传统月饼商家一起,抢夺消费者。而在价格方面,今年月饼呈两极化的发展趋势,市场上不乏上千元的“天价”月饼,但不少超市却走起了“亲民”路线。

  • 谁发明的月饼

    中秋吃月饼,和端午吃粽子、元宵节吃汤圆一样,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。古往今来,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、团圆的象征。每逢中秋,皓月当空,阖家团聚,品饼赏月,谈天说地,尽享天伦之乐。

      月饼,又称胡饼、宫饼、小饼、月团、团圆饼等,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,沿传下来,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。

      月饼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据史料记载,早在殷、周时期,江、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“太师饼”,此乃我国月饼的“始祖”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,引进芝麻、胡桃,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,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,名曰“胡饼”。

      唐代,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,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。据说,有一年中秋之夜,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,唐玄宗嫌“胡饼”名字不好听,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,心潮澎湃,随口而出“月饼”,从此“月饼”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。

     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“宫饼”,民间俗称为“小饼”、“月团”。苏东坡有诗云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怡。”

     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,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《武林旧事》中首次提到“月饼”之名称。

      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饼才&

  • 嫦娥奔月的真相 月饼原来就是这么来的

    小时候老师常常给学生们讲述嫦娥奔月的爱情故事,老人们也常常给小孩讲述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。然而,在众多后人的不断传颂中,很多人由于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往往将嫦娥的故事情景化了,那么,嫦娥奔月故事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?

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

地址:防城港市防城区养颐小区六巷18号
邮箱:1417890753@qq.com

133-0770-8658

产品系列

 Copyright 2020防城港市景华食品有限公司   桂ICP备17003412号

技术支持: 卓云网络 | 管理登录
seo seo